- · 电源技术应用版面费是多[01/26]
- · 《电源技术应用》投稿方[01/26]
倍思30W快充插线板:扔掉充电头,这才是正确的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0W输出功率主要针对手机和平板,我的iPad没在手里,所以就用MacBook Pro 2021来测试一下能不能跑满输出,得到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,成功激活了20V?1.5A模式,29W输出功率几乎就是满载了。
30W输出功率主要针对手机和平板,我的iPad没在手里,所以就用MacBook Pro 2021来测试一下能不能跑满输出,得到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,成功激活了20V?1.5A模式,29W输出功率几乎就是满载了。
包装就不多说了,简洁环保,除了产品效果图和右上角的功率标识,基本上与第四代产品相同。
触摸开关外圈的环形LED指示灯还可以实时提示插线板当前负载状态,1-1000W为轻载,指示灯常亮;1000-2500W为重载,指示灯呼吸闪烁;2500W以上为故障状态,指示灯快闪。当插线板处于重载状态时,就要注意减载了,避免过载时突然断电。
USB-A1/USB-A2快充协议:Apple 2.4A、Samsung-5V-2A、Samsung AFC 9V、QC2.0、QC3.0、DCP 1.5A、Huawei FCP 9V/12V 24W、Huawei SCP 3.6~5.5V 30W。
看一下AC插口的分布情况,正面是一个双孔位,左右两个侧面是5孔位,背面是支撑面,所以没有设计孔位。
最后说一下价格,30W版本是159元,不说AC插线板功能,就说相同规格的充电头,差不多也要这个价钱了,所以在个人看来,还是非常超值的。
3AC+DC的组合方式,整体尺寸仅为109 x 46.5 x 42mm,体积控制得相当不错。插线板主要是放在我家领导床头给台灯供电,以及为iPhone12充电,所以入手了30W功率版本,足够用了。线长1.5米,如果走线比较复杂的话,还有3米的可以选择。
背面印有详细的参数,在这里可以查看DC接口的功率分配情况,为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时,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案,其实原则很简单:优先USB-C,尽量不要多充。
倍思第五代氮化镓快充插线板在安全防护方面下足了功夫,触摸式开关可以避免通电时打火。内置的数字电路,实时监测过载、过压、欠压、过流、短路等各种故障,控制芯片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断路保护,防止故障升级。
我的桌面供电方案一直在使用倍思的快充插线板,AC+DC的组合方式除了可以给音箱、打印机等设备提供交流电,还能直接为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直接充电,一般情况下不再需要充电头,非常方便。
USB-C为ROG Phone5充电,9V?1.7A 16W输出功率。
除了软件层面的安全检测与防护,硬件设计上也非常到位,儿童安全保护门的加入,对于家中有小朋友的用户来说,不用担心熊孩子乱扣乱碰而发生意外。
第五代产品在安全防护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改进,而且在功率分配上也更加精细,我记得第四代只有65W和100W两种规格,而第五代则加入了30W和40W,这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,比如iPhone和iPad,30W就足够用了,成本上还可以降低一些,非常人性化。
我非常喜欢倍思快充插线板这种产品形态,颜值上秒杀传统插排与充电头的组合方式,放在桌面上绝对不会拉低整体格调。小巧的体积,无论是居家办公还是出差携带,都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。
转到USB-A为ROG Phone5充电,8.9V?1.3A 12W输出功率。
接着再来看一下USB-C的PD报文,6组电压和电流:5V?3A、9V?3A、12V?2.5A、15V?2A、20V?1.5A、PPS 3.3-11V?2.5A。
基本测试完成,与官方给出的参数没有出入,下面就进入实测环节,USB-C为iPhone12 Pro Max充电,成功激活9V?3A模式,最大输出功率22W,满载运行,30分钟可将电量从0充到50%。
按照惯例先来看一下全家福,很简单,除了插线板,额外的东西就是说明书、保修卡,还有一张趣味贴纸。
文章来源:《电源技术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dyjsyy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3/884.html